相對於另外三本古代小說來說,《水滸傳》的情節和故事描寫確實太過單一。
每一位梁山好漢被逼上梁山的過程,其精神本質都是一樣的。
同樣的抗爭精神,被強行按壓到了108位好漢的身上。
而且,這本書當中包含的封建糟粕思想也是最多的。
比如說扈三娘,她就是《水滸傳》當中一個經典的悲劇人物。
她的未婚夫和全家都被梁山殺害,可她卻被宋江逼著與矮腳虎王英成親。
這個故事的背後,反映出來的其實是封建禮教制度對於女性的迫害。
而梁山108位好漢當中,只有三位是女性角色,且女性角色著墨之少,足以讓人看出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。
再比如說盧俊義,他本是富甲一方,可以安安穩穩的度過這一生。
可是他被吳用用計謀逼上梁山,人生結局也被徹底改寫。
《水滸傳》所強調的反抗精神,其實是一種帶著妥協性質的反抗精神。
當宋江得知朝廷想要對梁山好漢招安時,他便急不可耐的想要讓梁山重新融入到社會秩序當中。
從他的身上,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到一個人的劣根性。
而且,有的家長認為,《水滸傳》當中所描寫的相對直白的打殺場面和暴力手段,實在沒有辦法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。
所以他們也提出了抗議,希望能夠把《水滸傳》的選段從語文課本中移除。
結語
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夠在萬千古代小說中脫穎而出,自然是有其精妙之處。
四本小說各有千秋,但是我們也要客觀的看待小說當中存在的某些糟粕思想。
比如《水滸傳》,這本被部分網友要求剔除的小說,其中包含的某些思想已經完全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。
不過,我們在看待文學作品時,還是應該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加以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