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們平時做飯,大蒜可是個離不開的「好幫手」。不管是炒菜、燉肉,還是拌涼菜,放上幾瓣大蒜,那味道立馬就不一樣了,香氣撲鼻,讓人食慾大增。但你知道嗎?大蒜可不只是能提味這麼簡單,在中醫眼裡,它可是個「寶貝」,有著不少藥用價值呢。今天,咱們就來好好嘮嘮,經常吃大蒜,身體到底會發生啥變化。
溫中散寒,脾胃虛寒的「暖寶寶」
大蒜在中醫里,味偏辛,性溫。很多人吃完大蒜後,額頭上會冒出一層汗,胃裡也感覺熱乎乎的,這就是大蒜溫性的體現。對於脾胃虛寒的朋友來說,大蒜可是個「暖寶寶」。咱們平時吃海鮮,像螃蟹、生蚝這些,都是偏涼性的,吃多了容易傷脾胃。
這時候,蘸點蒜泥或者就著大蒜一起吃,就能藉助大蒜的溫性,中和掉海鮮的涼性,保護咱們的脾胃。所以啊,別小看這些日常的飲食習慣,裡面可藏著不少中醫的智慧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