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則天登基之後,曾經全力的打壓了李氏宗親的氣焰,但是在武則天去世之後,還是還政於李氏王朝,李旦繼位。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度,李旦應該立李成器為太子,但是李成器卻說,在唐隆事件之中,李隆基是首功,應該立他為太子,而李隆基卻連忙上書請辭。按照宗法禮儀,李成器為太子名正言順,但是最終李旦還是聽從了李成器的建議,立李隆基為太子。
李隆基繼位之後,重用賢臣,開創了開元盛世,而李成器也因為避諱李隆基生母的名諱,改名為李憲。從此之後,在此後的數十年內,李隆基一直非常感謝李憲,甚至每一年李憲的生辰,李隆基一定會親自到府上慶賀。李憲生病,李隆基也會親派御醫前去為其診治,曾經大臣多次建議這於禮不合,但是李隆基充耳不聞。
李憲病逝之後,李隆基得到消息,罷朝痛哭不已,甚至親自到李憲的府上祭奠。李隆基把李憲追封為讓皇帝,並且以君王的禮儀葬之,讓自己的兒子親自為李憲撫靈送葬。這兄弟二人之間的情感,與皇室的爭鬥爾虞我詐格格不入,或許在皇權面前,也會有些許的親情.
對李憲來講,把皇位讓出是他最好的結局,萬一他繼承皇位之後,也難以保證李隆基是否心懷怨恨,做出謀逆的事情。看似是李憲做出了犧牲,但實際上他卻是最聰明的那個人。和劉彊一樣把太子之位還給劉莊也是他最明智的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