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到漢武帝時期,匈奴被打敗,再也不像之前那樣強勢了。
烏桓和鮮卑得到這個消息後也很高興,他們終於能光明正大地來到草原上了。
在漢武帝逝去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,大漢與周圍的這些民族和平共處,並沒有出現過戰爭。
一直到公元45年,鮮卑人覺得漢朝經歷了一場大戰,應該處於虛弱期,於是他們便舉兵南下,試圖侵占大漢的邊疆。
但是光武帝劉秀可不慣著他們,直接就出兵將鮮卑人打得七零八落。史書上記載這場戰爭時,用了四個字叫「鮮卑震怖」,這一戰直接打得鮮卑俯首稱臣。
從此之後,鮮卑族便成了東漢進攻的先鋒,每年都要替東漢進攻北匈奴。就算是不進攻的時候,鮮卑人也是東漢的守門人。
其實鮮卑人進攻北匈奴,並不是被迫的,他們其實非常願意作為東漢的一把刀,因為他們用這把刀割下來的肉,是歸他們自己所有的。
鮮卑族的地盤在變大,野心也逐漸膨脹。
漢和帝去世之後,東漢國力開始衰弱,鮮卑族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,他們有時願意與大漢和好,有時又選擇叛離大漢。
不過此時的東漢內部出了問題,根本無暇顧及鮮卑族,這就給了鮮卑人一個發展的好機會,可惜匈奴沒有抓住。
地盤大了之後,鮮卑內部的矛盾也就開始了。當初大家都沒有封地的時候,還是很團結的,但是一旦涉及利益問題,鮮卑內部也出了問題。
人們向來是「不患寡而患不均」,但是每個人還都願意多占一些,於是就發生了爭端,進而引發了內戰……
鮮卑聖人